开光又称开光明、开眼、开明、开眼供养。《禅林象器笺垂说门》中说:凡新造佛祖大像者,请宗师家,立地数语,作笔点势,直点开他金刚正眼,此为开眼佛事,又名开光明。在佛教中,经过开光后,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,而是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,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。

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,开光也不例外。佛教认为,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,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,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,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。唐代神秀禅师说过:”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所以,在开光仪式中,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,这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;用镜子一照,表示垢除净显,明心见性,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;用朱砂笔点向佛眼,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,所以点开佛眼,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。如果众生没有智慧,对诸法妄起分别,就如眼睛有病,见到空花,还执为实有,所以需要除去眼病,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。也有人研究论证,开光这种仪式来自道教和民俗,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原有中国文化的影响,将其引入的。

开光仪式规模可大可小,程序可简可繁。具体作法要依照仪轨文献的规定业进行。其中包括静修、念诵经文、背诵陀罗尼咒语。司仪有一套适当的姿势和动作,还要使用一定的宗教法器。

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,置于佛前,大师念经数篇,就算是佛光普照。物件因此而赋予灵气与法力,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